云立方微米級干霧抑塵的捕塵方式
來源:市場部
|
作者:smartfog
|
發布時間: 2015-11-27
|
1417 次瀏覽
|
分享到:
常規的微米級干霧抑塵的機理有:慣性碰撞、重力沉降、攔截捕塵、擴散捕塵與靜電捕塵。
常規的微米級干霧抑塵的機理有:慣性碰撞、重力沉降、攔截捕塵、擴散捕塵與靜電捕塵。
(1) 慣性碰撞捕塵
當干霧霧滴與粉塵顆粒相遇時,粒徑小的顆粒本身慣性作用小,這樣它們可以改變運行方向隨著氣體流向繞過干霧霧滴而不與其發生碰撞;而粒徑大、密度大的粉塵顆粒本身慣性作用大,如此當遇到干霧霧滴時不能隨氣體流向而改變自身運行方向,最終導致與干霧霧滴發生碰撞而被捕捉。這種方式的捕塵效率與粉塵粒徑大小成正比,與干霧霧滴粒徑大小成反比。
(2)攔截捕塵
假如塵粒的質量不被列入考慮的范圍之內,那么塵粒將與氣流擁有相同的流線軌跡,當塵粒半徑大于水霧到氣流流線的距離時,干霧霧滴便會與塵粒接觸將其捕捉攔截,這個過程即為攔截捕塵作用。攔截捕塵效率與粉塵的粒徑大小成正比,與干霧霧滴直徑的大小成反比。粉塵顆粒的運動慣性以及氣流的速度在攔截捕塵過程中不起作用。
(3)擴散捕塵
一般情況下,當含塵氣流中的粉塵粒徑較大時,塵粒可遵循慣性碰撞和攔截作用被捕捉。但當塵粒粒徑很小尤其是當其小于 0.1?m 時,氣流中的氣體分子對塵粒產生了足夠的沖擊力,在碰撞之后使其作不規則的布朗運動。在作不規則布朗運動之中時那些距離干霧霧滴非常近的塵粒便有可能與其相撞而被捕捉,此過程稱為擴散捕塵。
粉塵的擴散效應隨著其與干霧霧滴碰撞概率的增加而逐步增強。碰撞概率的增加是伴隨著粉塵的顆粒越小,流速越慢,溫度也增加,塵粒的熱運動便會加速而產生的。
(4)重力捕塵
粉塵顆粒隨氣體運動時,干霧霧滴會捕捉那些粒徑大、密度大的塵粒,此過程稱為重力捕塵。塵粒粒徑的大小、密度和氣體流速共同決定了重力作用的大小。重力捕塵的效率與塵粒的粒徑及密度大小成正比,與空氣流速成反比。
(5)靜電捕塵
塵粒和干霧霧滴由于受到外加電場或感應等作用時可能發生荷電或者具有相反極性的電荷,從而加大粉塵顆粒與干霧霧滴的碰撞幾率,此過程稱為靜電捕塵。粉塵不荷電僅干霧霧滴荷電時,粉塵顆粒上產生的鏡像電荷具有相反的極性,促使兩者互相吸引,由此在兩者之間產生吸引力。
如果粉塵與干霧霧滴同時荷電,干霧霧滴與塵粒之間產生了庫侖力,若二者的極性相同則為排斥力,相反則為吸引力。靜電捕塵通常都是利用了兩者之間的吸引力來提高捕塵效率。
除塵機理的實際應用之中往往并不是由其中某一種機理單獨起作用,而是多種機理的相互聯合作用決定了除塵的效率,這樣會使除塵效率相比單一的機理更高。但是,由于某一種粒徑的粉塵會因不同的機理而被捕捉,不過其被捕捉的效率卻只能計算一回,所以除塵的總效率并不能用不同相關機理所產生除塵效率的簡單相加所表示。
干霧霧滴的粒徑是影響除塵效率的關鍵因素。除塵效率與干霧霧滴粒徑成反比。但是在實際應用之中如果干霧霧滴粒徑過小時會使其蒸發及破裂過快,干霧霧滴總數目過多,反而使除塵效率過低產生物極必反的效果。
此外,通過國內外大量專家學者的實驗和研究表明,當干霧霧滴的運行速度為 20~30 m/s 時霧化除塵的效果最佳。
常規微霧除塵方法耗水量大,并且適用范圍小,產生的水滴粒徑過大,除塵效率低而且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對呼吸性粉塵的作用效果尤其不顯著。高壓微霧降塵技術在國內近幾年得到廣泛應用發展,攻克了對小粒徑粉塵作用效果差的難題。
云立方秦皇島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微米級干霧抑塵裝備在污染的源頭——起塵點進行粉塵治理。抑塵效率高,無二次污染無需清灰,針對10 & 2.5μm以下可吸入及可入肺粉塵治理效果高達 96%以上,避免矽肺病危害。全自動PLC控制,系統設施可靠性高,運行、維護費用低。節省基建投資和管理費用, 占地面積小,省去傳統的風機、除塵器、通風管、噴灑泵房、灑水槍等,適用于無組織排放,密閉或半密閉空間的污染源。大大降低粉塵爆炸幾率,可以減少消防設備投入。冬季可正常使用且車間溫度基本不變。(其它傳統的除塵設備,使用負壓原理操作,帶走車間內大量熱量,需增加車間供熱量。)